正派經營 · 愛心管理
以誠信、守法經營企業,以誠實反應事實,恪守合約與承諾,並遵守國內外政府規定與世界性企業倫理規範。秉持廉潔、透明及負責之經營理念,制訂以誠信為基礎的政策,以完善的董事會運作,健全公司治理,強化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機制,並將供應鏈納入管理體系,藉以實踐企業承諾,確保永續經營。




董事會
- 永光董事會由11位董事組成,其中有1名女性,3名獨立董事
- 成員專業背景多元:9名董事具備企業管理專業,2名具有會計財務背景,1名具備法律專業
- 設置功能性委員會強化董事會監督功能及管理運作
- 董事會每年進行績效自評及定期接受外部評鑑單位實地訪評;並針對評鑑單位的建議事項提出改進的作法。
董事會成員


董事會設立審計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策略委員會,分別協助董事會履行其監督職責。
各委員會的組織章程皆經董事會核准後實行。
功能委員會 | 召集人 | 性別 | 成員 | 工作內容 | 規定會議次數 | 2021實際會議次數 |
---|---|---|---|---|---|---|
審計委員會 | 吳琮璠 獨立董事 | 女 | 3位 | 評斷公司財務報表之允當表達,公司內部控制之有效實施,以及遵循相關法令及規則 | 每季>1次 | 8次 |
薪酬委員會 | 張原禎 獨立董事 | 男 | 3位 | 訂定並定期檢討本公司董事及經理人之績效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 每年>2次 | 4次 |
提名委員會 | 楊偉文 獨立董事 | 男 | 5位 | 建構及發展董事會及各委員會之組織架構,進行績效評估,並訂定本公司之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 每年>2次 | 5次 |
策略委員會 | 楊偉文 獨立董事 | 男 | 6位 | 審議本公司暨集團中長期發展方向、願景/定位/企業文化塑造等各項推動策略及執行成果 | 每年>2次 | 3次 |
主要議題做法及績效

政策承諾
本公司已制訂「誠信經營守則」與「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禁止從公司董事至基層員工接受或提供任何不正當利益,讓員工的行事作為皆有明確的規則可遵行。
吹哨者制度
1.本公司已頒行「違反誠信經營規定之檢舉制度」,內容明訂檢舉專線+886-2-2326-3502 與檢舉信箱 [email protected],並明定受理單位為稽核室;另設置審計委員會信箱 [email protected]。
(受理單位接獲檢舉後,應登記造冊,檢核是否屬檢舉事件,並自受理三個工作天內,請示是否立案及啟動調查。)
2. 前項制度明確規範檢舉處理程序及對相關人員的保密措施。
3. 本公司接受匿名檢舉,對檢舉人(吹哨者)身分及檢舉內容予以保密,並承諾保護檢舉人(吹哨者)不因檢舉情事而遭不當處置。

作為
設置「誠信專責單位」,依法設置「公司治理專責主管」,負責誠信經營相關制度推動,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相關執行結果。
針對較高不誠信行為之風險,本公司已建立有效的會計制度及內部控制制度,並定期進行內部稽核查核
每年定期舉辦誠信經營之內部教育訓練及宣導。
每年至少一次對現任董事、經理人及受僱人辦理「防範內線交易管理作業程序」及相關法令之教育宣導。
2022年誠信經營執行成果
「反貪腐及誠信經營」
宣導
將「誠信經營守則」及「違反誠信經營之檢舉制度」中英文電子檔揭露於官網,供公司內部同仁或外部人員點閱使用。
「誠信經營守則」
宣導
2022年共有1,650人完成課程,達成率100%。
「違反誠信經營之檢舉制度」宣導
2022年8月11日對全體董事宣導誠信經營守則暨檢舉制度、並於2022年透過影片對集團同仁舉辦共20場次月會宣導。
合計1650人次,總時數達 137.5 小時,完課率100%。
「防範內線交易管理作業程序」宣導成果
2022年8月11日對現任董事及8月月會對經理人及受僱人,計1165人次,進行5分鐘影片宣導,總時數達 97 小時,完課率100%。

內部稽核組織及運作成效
- 每年年底前依風險評估結果擬定年度稽核計畫,提報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通過後依法申報。
- 覆核內部控制制度自行評估及高階診斷作業,提報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內部控制制度之有效性及「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並依法申報。
- 本公司已建置ISO 9001、IATF 16949、GMP、ISO 14001、ISO 22301、ISO 27001、ISO 45001、TIPS等管理系統,透過內部稽核,落實PDCA管理循環。

政策承諾
永光化學秉持「關懷顧客、共創價值」的品質政策與各項策略,落實 PDCA 管理循環,執行內部稽核及管理審查,維持品質管理系統之有效運用。

作為
活用「六標準差(6σ)管理」,開辦完整訓練課程、建構特有6σ認證系統
實施流程管理及運用統計技術、追求最佳績效水準、持續滿足客戶需求
2021年並無明顯違反品質管理事項產生
品質管理系統
本公司通過ISO 9001及IATF 16949國際品質管理系統認證,落實PDCA管理循環,執行內部稽核及管理審查,維持品質管理系統之有效運用。
• 全公司各營運據點已100%取得ISO 9001驗證。
• 屬汽車供應鏈之相關營業據點亦已100%取得IATF 16949國際品質管理系統認證。(特化事業處、電化事業處)
【符號說明:「✓」表示已通過第三方驗證】
品質管理獲國際認證 | ISO 9001 | IATF 16949 | ||
---|---|---|---|---|
驗證範圍 | 色料化學品 特用化學品 電子化學品 碳粉及列印耗材 |
光安定劑 紫外線吸收劑 高分子材料添加劑 |
光阻劑 | |
台灣地區 | 營運總部 | |||
第一廠 | ||||
第二廠 | ||||
第三廠 | ||||
第四廠 | ||||
電子化學品廠 | ||||
全通科技 | ||||
中國地區 | 上海明德/德樺 | |||
蘇州永光 | ||||
廣州明廣 | ||||
香港永光 | ||||
歐美地區 | 美國永光 | |||
荷蘭永光 |

政策承諾
本公司為確保工業安全及環境保護,實施風險管理政策,洞悉經營環境變動趨勢,強化全員風險意識,確保永續經營。


作為
建置「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BCMS)」,每年接受第三方定期稽核,驗證管理系統之有效性。
每年定期召開2次風險管理委員會議,並由稽核室評估風險管理運作的有效性。
管理單位: 風險管理委員會
- 主席:董事長
- 成員:總經理暨生產、研發、安衛、環資、人資、財務、採購、資訊、稽核等主管。
- 運作:每年定期召開2次風險管理委員會議;並將風險管理委員會開會結果於近期董事會中提報。
2022年執行情形
- 已於4月6日召開第一次會議,並於5月12日向董事會報告。
- 將於11月21日召開第二次會議;並預定12月15日向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流程

風險分類與定義
永光化學依據業務範疇,進行七大面向風險鑑別與分析
市場風險、政治風險、環境風險、法律風險、財務風險、營運風險、其他風險。




2021年執行情形與具體成效:(GRI 102-30)
- 各單位進行評估、提報及執行因應/預應方案,降低風險危害之可能衝擊。
- 供應鏈管理:交貨準確率78%;中高風險供應商占4%。
- 關鍵營運活動之中高風險改善件數6件。
- 資通訊管理:關鍵系統及服務失能件數:0。
- 人資管理:員工離職率2.2% (2021年)。
- 通過第三方定期稽核,驗證「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BCMS)」之有效性。
2022年風險管理目標:強化組織韌性,確保營運持續。
- 降低ESG風險。
- 供應鏈管理:交貨準確率≧85%;中高風險供應商≦3%。
- 關鍵營運活動之中高風險改善件數6件。
- 資通訊管理:關鍵系統及服務失能件數≦1件。
- 人資管理:員工離職率≦1.5%。
ESG風險管理評估
類別 | 風險評估項目 | 相關管理政策或策略與2021年執行情形說明 |
---|---|---|
環境(E)
|
環境保護與管理 | • 環境政策為「預應環境風險,邁向環境永續」,並採取以下行動:
|
社會(S)
|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 • 落實職業安全衛生,頒行「尊重生命,追求零災害」安衛政策以及管理系統各項要求。 • 本公司營運總部及包含子公司在內之各生產廠區,於2021年完成「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驗證。 |
產品管理 | • 落實「有害化學物質管理」及「產品安全保證制度與管理流程」,使產品均符合各國登記法規及符合GHS標示要求;並積極實踐「有害物質零排放」之承諾,以確保產品運輸與使用安全。 • 落實「品質管理系統」(ISO 9001及IATF 16949)各項規定,以提升產品品質與客戶滿意度。 |
|
公司治理(G)
|
社會經濟與法令遵循 | • 本公司文化核心為「正派經營,愛心管理」。透過建立公司治理組織、落實內控機制及每年的「誠信經營」與「檢舉制度」教育訓練,強化人員意識,確保本公司同仁與各項作業均確實遵守相關法令規範。本公司也租用「法規雲」軟體,有效掌握法令法規變動之最新要求。 • 本公司已通過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驗證。 • 本公司重視資通安全,訂定「資訊安全管理政策」,並通過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 • 本公司於2018年通過「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A級驗證。除落實各項智財管理規定、遵循政府法規、尊重他人智慧財產外,更確保本公司專利、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等自主關鍵技術獲得妥善保護。 |
強化董事職能 | • 公司於2020年起設置公司治理主管,提供董事行使職務所需資訊及協助,提升公司董事會效能。 | |
利害關係人溝通 | • 依照重大性原則要求,公司重視利害關係人議和與溝通,每兩年執行1次問卷調查,蒐集並分析利害關係人關心之重要議題。本公司每年出版永續報告書並揭露重大主題,同時也透過官網及其他社群媒體更新資訊。 |
氣候變遷風險因應策略與執行績效
風險 | 風險類型 | 因應策略 | 管理指標 | 2020實績 | 2021實績 |
---|---|---|---|---|---|
溫室氣體總量管制 | 政策和法規風險 | 節電、改用天然氣 / 外購蒸氣、減少碳排 |
GHG 排放密集度 | 9.6 | 8.9 |
市場以低碳商品替代現有產品 | 技術風險 | 加速研發「永續產品」 | 永續產品營業額佔比 | 53.6 | 54.7 |
原物料成本上漲 | 市場風險 | 製程持續改善,提升生產績效 | 原子利用率 (%) | 66.4% | 67.1% |
提升能資源使用效率 | 用水回收率 (R2) | 81% | 86% | ||
水電汽供應不穩定/颱風水災.旱災 | 環境風險 | 發展BCM計畫,降低災害衝擊 | 全公司中高風險之BCM計畫件數 | 6件 | 6件 |
本公司參考「ISO 31000:2018風險管理-原則與指導綱要」與相關資料,研擬「風險管理程序」

政策承諾
本公司體認資訊安全為企業永續發展重要議題,為確保資訊之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特制定資訊安全管理政策,落實防護措施,確保資訊安全。

ISO 27001 資訊安全委員會組織圖


作為
建立 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
成立「資安暨個資管理委員會」,每季召開資訊安全管理審查會議及資訊安全代表會議。並由資訊處主管每年定期向董事會報告資訊安全執行成果。
2021年全年並無資訊安全問題產生,並通過 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
永光化學已取得 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
外部威脅 | 內部管理 |
---|---|
1.定期網路弱點掃描、修補網路破洞,降低駭客入侵。 2.使用防火牆過濾惡意軟體入侵攻擊。 3.使用郵件過濾軟體過濾郵件病毒及垃圾郵件。 4.更新防毒軟體,防止感染各類病毒。 5.進行委外廠商實地稽核,專案開始並簽訂「委外廠商人員保密切結書」。 |
1.加強資安宣導及教育訓練。 2.導入加密系統,針對機密文件加密,防止資料外洩。 3.針對關鍵主機定期備份及簽訂備援服務,並且每年執行災害演練。 4.定期審查特權帳號及一般帳號,控管帳號。 5.設置系統開發測試環境,減少人為疏失。 6.外部人員必須提出申請,才可存取內部網路資源(wifi)。 7.收集系統軌跡紀錄,防止他人非法進入系統。 8.隨身碟需註冊後才可在公司電腦使用。 |

政策承諾
永光化學致力於開發環境友善的化學品,為了提供安全可靠、品質優良的產品,必須與供應商共同落實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攜手推動供應鏈的永續發展。

作為
要求所有的供應商了解原材料中管制物質規範所制定的相關標準和世界各國法規限制使用的受限物質
選用符合以下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標準的供應商
永光化學對於供應商的環境與社會管理標準如下:


綠色供應鏈管理
2021年來自當地供應商之採購支出比例為24%。近兩年由於疫情影響,來自歐美地區比例下降,公司未來也將視品項增加在地採購的比例。
永光化學台灣總公司原料採購2019~2021年主要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GRI204-1)
地區 | 2019 | 2020 | 2021 | |
---|---|---|---|---|
當地採購 | 台灣(%) | 23 | 26 | 24 |
非當地採購 | 中國大陸(%) | 37 | 37 | 42 |
印度(%) | 27 | 23 | 24 | |
歐美地區(%) | 13 | 14 | 10 |
2021年度永光集團當地及海外之原料採購金額占比
類別 | 區域 | 採購金額占比(%) |
---|---|---|
當地採購 | 永光化學 | 24 |
蘇州永光 | 8 | |
全通科技 | 0【註】 | |
海外採購 | 永光化學 | 76 |
蘇州永光 | 92 | |
全通科技 | 100 |
註:全通科技屬於碳粉產業,與上游樹脂、鐵粉及色料重點國內外供應鏈廠商合作,以確保材料供應來源的穩定性,2021年度全通科技原料在當地採購之比例為0%,物料則為99%。

供應鏈風險管理
為確保原物料之供貨無虞,並配合公司提升組織韌性、鞏固原物料貨源之管理方針,供應商風險評估對象改為「全品項」之供應商,2021年的結果顯示96.7%屬於低風險。
2021 | ||
---|---|---|
風險等級 | 家數 | 百分比(%) |
低風險 | 529 | 96.7 |
中風險 | 14 | 2.6 |
高風險 | 4 | 0.7 |
合計 | 547 | 100 |


綠色供應鏈管理績效
本公司2021年度針對15家重要供應商,調查下列三項議題,回覆結果如下:
- (a)每噸成品之廢水產出量
- (b)公司運作是否符合職業安全衛生規定
- (c)雇用員工是否符合當地政府之相關法規

